西高所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玉树地震灾区退化草地恢复与生态畜牧业技术与示范” 项目专员组现场检查工作顺利完成
2013年8月4日-8日,由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项目专员组对中科院球盟会官网入口、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和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草原站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一期)构建技术与示范”第6课题“玉树地震灾区退化草地恢复及生态畜牧业技术与示范(2011BAC09B06)”进行了现场检查。项目专员组成员包括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北京大学蔡运龙教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秀彬研究员、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陈利顶研究员、刘国华研究员和董仁才副研究员,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樊俊副研究员、项目组织单位四川省科技厅社发处熊巍博士、课题承担单位中科院球盟会官网入口陈世龙副所长一同参加了现场检查与调研工作。
在玉树巴塘示范基地,专员组一行现场检查了课题的四大类实验示范基地和示范点:震毁迹地与退化草地恢复示范区、饲草基地建设示范区、牦牛平衡营养养殖示范点、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点,专题负责人施建军研究员(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周华坤研究员(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徐世晓研究员(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和赵亮副研究员(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分别就课题和专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获得成果、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建设、地方合作、任务指标完成情况、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向专员组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现场解答。项目专员组一行同时参观了人工草地引种小区、人工草地稳定性研究平台、禾豆混播实验小区等实验样地。玉树草原站俄要站长、示范村村民代表分别就地方部门的协作、示范基地建设对地方和牧民的社会经济效益、对雪灾等自然灾害的风险防控效益等方面进行了说明。
课题取得了明显进展,完成了示范基地的建设任务和指标。累计发表科技论文26篇,出版专著 1部,申请专利4项,获得授权1项,完成地方技术行业标准10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各1项,提出咨询报告1份。在震毁迹地和退化草地分类恢复技术示范方面,建立了1000hm2的退化草地分类恢复示范区,完成了引种试验区的建设,涉及了16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5个豆科牧草品种,1个多汁饲用牧草。饲草料基地建设及加工技术示范方面,在海拔3950米的玉树巴塘退化草地建植高产优良牧草生产基地11000亩,其中一年生牧草累计6780亩,一年生和多年生牧草混播4440亩。打青干草4000余吨,青贮草捆230吨。一年生牧草平均株高达到138 厘米、地上生物量4478 kg/亩(鲜重);多年生牧草株高53 厘米、地上生物量2090 kg/亩(鲜重)。有效缓解天然草地放牧压力,同时为“抗灾保畜”提供饲草保障;也为解决高寒牧区冷季牧草匮乏瓶颈提供技术支撑。在提高牦牛生产性能的平衡营养养殖技术示范方面,建设了规模化牛舍1幢(564m2)、牧草捆裹青贮加工设备1套、牧草青贮壕1座(40吨)、全混合日粮(TMR)加工技术平台1套,可实施牦牛冷季补饲、育肥示范养殖100头以上,同时开展了青贮牧草对牦牛泌乳量的影响研究。在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示范方面,初步在玉树巴塘地区建立了太阳能风能互补的供电系统和太阳能采暖系统,进行了相关参数和能源利用效率的研究。完成的太阳能风能互补的供电系统,在日照长度超过6小时,可储存电量达5个千瓦时,可供照明、电视等家用电器。
项目专员组对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和示范基地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今后的课题实施和任务完成给予了具体的指导性建议和要求。
考察玉树巴塘示范区牧草引种小区示范点
项目专员组考察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