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三江源:地球第三极的生态样本
中华水塔·昆仑山博格达坂峰 李军摄 |
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协警解安程在站内救护中心陪小藏羚羊玩耍。 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摄 |
改革开放40年
区域力量
本报记者 张 蕴
“我们希望建立兄弟般的协作关系,各自然保护区相互学习、资源共享、携手并进,共同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10月26日,中国西部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在青海宣布“结盟”。
三江源、可可西里、阿尔金山、羌塘、珠穆朗玛峰五大保护区,同属高原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区,青海、新疆、西藏、甘肃、云南同处祖国西部,把保护区建设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五省区共同面临的机遇和肩负的责任。2010年,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聚首西宁,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联盟,建立了中国四大自然保护区协作联防保护机制。
在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奔流不息,每年向下游输送600亿立方米的三江清流。我国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760种植物、125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
2016年4月,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启动,这是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被誉为青海“天字号”工程。国际上没有现成经验可资借鉴,国内鲜有成熟模式可供参考,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需要破解的难题很多。
科技助力 “天字号”工程有了着力点
距离三江源腹地1000余千米的青海省环保厅内,青海“生态之窗”的巨大屏幕上成群结队的藏羚羊正在可可西里腹地尽情奔跑。通过摇杆,可实现对监测地区的远近即时切换和多点切换,从而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智能监测、分析、跟踪和预警……
如今,这样的观测点位已建设了23个。
这只是青海省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智能信息技术,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信息化及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的缩影。近年来,青海省通过信息化手段有力支撑生态环境监测监管工作,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生态大省、生态强省”建设,迅速推进了三江源国家公园信息化建设。
不仅如此,科技也正帮助恢复过去几十年被破坏了的三江源腹地的生态,逐渐成为这个“天字号”工程强有力的着力点。
黑土滩是青藏高原草甸类草地中独有的退化草地现象,在青海省主要发生在三江源区和祁连山的黑河、大通河源头,是草原生态破坏的治理难点之一。
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马玉寿和他领导团队成功驯化选育出了我国第一个根茎型牧草新品种——青海草地早熟禾,这也是目前黑土滩种植的首选草种。这个治理三江源退化草场的当家牧草品种,以其发达的根茎繁殖能力,柔软的适口性、高产量,被中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野生栽培品种”。目前青海省已建立起0.13万公顷该品种种子繁殖基地,每年可为1.3多万公顷的黑土滩治理提供种源。2005年至今,该草种已在三江源区推广6.6万公顷以上。三江源地区的黑土滩治理工作得到明显改善。
成立研究院 解决科技和人才两大短板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是雄厚的科技力量做支撑,但青海科研基础薄弱,科技力量不强,难以承担三江源国家公园科研需求。”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张超远曾表示。
基于此,2017年12月,按照中办“关于督办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的意见,青海省提出了通过国家和地方结合的办法,成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机构,汇集全国高层次科研力量,全力支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及建设。
2018年9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揭牌,这是我国首个专门研究国家公园科技支撑建设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长赵新全介绍,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将围绕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区域可持续发展,开展机理研究、技术研发、模式集成、体制机制创新及政策设计等研究,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科学化、精准化、智慧化建设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引领国家公园的重要研究方向,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与示范。
无独有偶。2015年6月,总投资4000万元的三江源智慧生态畜牧业平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这是青海在稳步推进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工作中立足资源优势和生态现状进行的一次创新性探索。2017年9月,该平台建设通过专家组验收,通过该平台,生态效益平均提高33%、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资产价值双提升。
地处西部的青海省,“人才”二字重于泰山。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李晓南表示:“将结合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以及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的成立,通过进一步的人力资源开发,做好人才工程,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工作,同时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新建的研究院,将国家公园科技支撑和人才两个短板进一步补齐,进一步推动公园建设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保护中发展 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29岁的卓玛加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多秀村的一位牧民。他的家乡位于可可西里地区,棕熊、藏野驴等野生动物常在周围出没。他常幻想着有一天能放下牧鞭,和自由奔跑的野生动物为伴,不为吃穿发愁。
这一天真的到来了。2016年,经自愿报名和政府选拔,卓玛加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聘用的生态管护员,每月可获得1800元工资。三江源国家公园的建设,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如今,大部分人和卓玛加一样开始了不一样的新生活。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保护处副处长巴桑拉毛介绍:“目前已经实现了‘一户一岗’设置生态公益岗位的这样一个目标,聘用17211名生态管护员开展生态保护工作。”
当地干部群众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转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取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深入人心。仅2017年,在玉树州杂多县就发生了十多起牧民主动救助野生动物事件。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园区昂赛乡管护站站长扎西东周说:“现在老百姓对整个野生动物的保护,包括生态保护方面,积极性非常高。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野生动物不断增多。”
李晓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体系试点工作全面推进,主要体现在规划体系已经基本建立,制度体系建设和标准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毕。三江源的草地、林地、湿地和重大的水源地保护标准,公众参与体系,也搭建完备。目前已形成全社会进一步关心、帮助和支持国家公园的良好氛围,这些体系建设按照中央的确定试点任务都逐项完成。”
在艰苦实践探索的道路上,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在逐渐成为美丽中国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典范,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方“净土”,让三江清流源源不断滋润华夏大地。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