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三江源国家公园: 系列原创性改革 助推其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青海千山堆绣、百川织锦,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大局中具有突出战略地位。保护好三江源,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大局,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和永续发展。
在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青海省委、省政府坚定肩负起保护生态环境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方面不断创新实践。
2015年11月上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12月9日,席大大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试点方案》。
2016年3月5日,《试点方案》正式印发,三江源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其目标定位为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
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青海省委、省政府坚定落实席大大总书记重大要求,提出了“一年夯实基础工作,两年完成试点任务,五年设立国家公园”的工作目标。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席大大总书记关于“四个扎扎实实”、“三个最大”、“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重大要求,立足青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注重实际、突出特色、稳中求进,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积累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为全国生态保护提供了一个好典型、好示范,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名片,保护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典范。
树牢十个建园理念 完善十五个建园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三年来,我省牢记特殊使命,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重要机遇,积极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明确了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绿色发展、和谐稳定的战略目标,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体制试点的“根”与“魂”,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原创性改革。确立了依法建园、绿色建园、全民建园、科技建园、智慧建园、和谐建园、科学建园、开放建园、文化建园、质量建园的理念,逐步形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生态保护体系、机构运行体系、人力资源体系、多元投入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监测评估考核体系、项目建设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公众参与体系、合作交流体系、社区共建体系,走出了一条富有三江源特点、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探索之路。
2017年7月7日,在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可可西里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青海省世界遗产空白。
规划和法治引领 依法依规建园基础牢固
挂牌成立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组建成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咨询专家组,“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江源国家公园分室”。编制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规划《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规划、管理规划、社区发展与基础设施规划、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规划、产业发展和特许经营规划,在全国率先构建了“1+5”国家公园规划体系。依程序颁布施行《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印发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等13个管理办法等。
成立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征集确定并发布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形象标志和识别系统,形象标识经向国家工商局申请并注册。编制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宣传版画和《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指南》《三江源国家公园标准体系导则》《三江源国家公园形象标志》3项标准体系。开展了本底调查,发布了地表水、草地、林地、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本底白皮书。编制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及资源资产管理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形成的收益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办法。
在试点建设中,准确把握牧民群众脱贫致富与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关系,充分调动牧民群众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创新建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全面实现了园区“一户一岗”,共有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三年来省财政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生态管护补助,户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编制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完成生态管护员基本信息的采集与整理;制定印发了管护绩效考核管理细则(试行)。推进山水林田草湖组织化管护、网格化巡查,组建了乡镇管护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构建远距离“点成线、网成面”的管护体系。设立“人兽冲突保险基金”,强化人畜冲突管理,提高了牧民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落实三个“最严格” 以优美生态满足人民需求
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是第一战略、首要责任、紧迫任务,采取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
体制试点过程中,“三级”执法机构联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执法严格、监管有效的生态保护管理新体制全面形成,纵向垂直合作综合执法体制不断强化。截至2019年上半年,已开展各类专项行动17次,集中开展全域巡护20余次,查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200余起。
结合青海省情实际,根据“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主管”的原则,分类分批安排落实三江源国家公园项目资金。整合了三江源二期、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等建设资金,统筹用于生态保护和支撑服务项目建设。
重点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和保护监测、科普教育服务、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此基础上,探索研究三江源国家公园绿色金融创新,出台《建立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绿色金融工作协作机制》,完成了与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太平洋保险公司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构建起了多元投入体系。
统筹各类资源优势 夯实国家公园建设基础
始终坚持开放建园。强化科技支撑,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咨询机构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绿化及基金会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大数据中心和卫星通信系统建设项目,推动中国航天五院“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三江源基地建设,充分应用最新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全域生态监测。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院士工作站,起草完成了《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发展规划》。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省州县乡村干部、生态管护员、技术人员组织开展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110场次、36000多人次。在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开设国家公园方向相关课程,首批80名学生已入班学习。建立多方交流合作机制,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巧女基金会、广汽集团等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不断探索与毗邻省份横向联合综合执法新路子。召开了青新藏三省区国家级保护区联盟第六次协作会议,拓展青甘云四大保护区加入协作联盟,联盟成员达到10家,并签订了联防联治协作备忘录。正在加紧协调建立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省份协同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同时与边界地区签订协议,建立了跨区域警务联防机制,依法管园和建园水平逐年提升。
面向世界开放建园 强化国际合作交流和宣传推介
秉持“文化建园”理念,多形式、全方位开展了社会公众宣传教育。三年来,组织中央主流媒体和青海省垣媒体分批赴三江源进行实地采访,累计推出系列报道近4000篇;与全国54家媒体联合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全国媒体行”大型采访活动,协助中央电视台《直播长江》特别节目。拍摄、制作和播出《中华水塔》《绿色江源》两部纪录片以及19部国家公园广告片,《中华水塔》兼获全国十佳纪录片奖和最佳摄影奖。
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文化交流部、省外事办公室签署《三方合作框架备忘录》。参加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保护区展览,加入了中国“人与生物圈计划”国家委员会,填补了我省的空白。先后与美国黄石、加拿大班芙、厄瓜多尔、智利国家公园等正式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受邀参加由德国莱法州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总局举办的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会议。
展望未来 三江源的大美画卷必将展现世界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党中央交给青海的重要政治任务。2020年正式设园,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要求严,来不得半点闪失。我们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席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科学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新趋势、新任务、新要求,借助国家公园论坛在青召开的东风和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强大动力,扎实做好正式设园前的攻坚工作,努力把三江源国家公园打造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名片、生态系统原真保护样板、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野生动物天堂、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平台、生态环境科研基地、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窗口,向全世界展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自然风貌大美、生态功能稳定、民族文化独特、人与自然和谐的国家公园,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公园品牌,留予子孙后代的一方“净土”。
(本报记者贾泓 整理)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