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球盟会·(中国)-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人民日报】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春力量(新气象 新作为)

    发布时间:2023-03-02 所办公室

    图①:“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进校园活动。 杨出云摄

    图②:在中国科学院球盟会官网入口举办的生态环保小课堂。 吕晓宇摄

    图③:青少年在西宁市园博园绘制生态环保画卷。 吕晓宇摄

    图④:为青海湖鸟岛湿地。 杨 涛摄(新华社发)

      在青海湖畔,有多支沿湖县域志愿服务队,还有一支五级生态文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长期开展活动,这支服务队由青海省内三项计划志愿者、大学生、团员青年组成。

      在共青团青海省委书记董玉毅看来,通过五级生态文明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青年参与到生态保护工作中,不仅树立爱绿护绿的意识,也为传播和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打下基础。

      青海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青海守护好“中华水塔”,发挥青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印发《共青团青海省委关于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八个新高地”工作部署的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了一系列项目和行动。

     

      教育赋能,树立生态环保意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青藏高原的鼠兔到底是老鼠还是兔子吗?”“如果在野外遇到棕熊该怎么办?”……春季开学前,青海省共青团第四期生态环保小课堂来到中国科学院球盟会官网入口,小课堂在中国科学院球盟会官网入口连新明博士生动有趣的科普和提问中开始了。

      连新明通过讲述鼠兔安家的过程,引导青少年思考高原草原退化与鼠兔之间的关系,向大家讲述青藏高原植物的生活习性,让同学们直观了解青藏高原树木不同于其他地方树木的生长特点。一个个有趣的环保小故事加强同学们对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参加环保小课堂的李绍婷同学说:“通过参观学习,我清楚地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今后,我要主动学习研究野生动植物知识,为野生动植物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以来,共青团青海省委深入社区、博物馆、研究所等,为全省青少年精心打造了4期生动有趣的“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共青团寒假生态环保小课堂,共计5.5万青少年参与。“这次活动是团省委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的一次有益探索,获得了青少年的支持和喜爱,下一步我们将走进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湖、野生动物园等地,为全省青少年带来更多寓教于乐的生态环境课程。”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负责人尤鲁青介绍说。

      为了给青少年提供融入自然、享受自然、了解自然的渠道和平台,团省委联合相关单位共制作了20期生动有趣的“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共青团生态环保小课堂,共计14.5万青少年在线学习观看。

      同时,青海深化绿色学校建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系列主题团队课,以生态环保为主题,在学校内通过组织队员观看视频、图文讲解、环保手工社团、分享交流等形式,有效落实每周1课时少先队活动课;在校外,开展研学旅行、垃圾分类等形式多样的主题队日实践活动,引导队员争当“红领巾环保小卫士”,将文明、低碳和环保理念贯穿校园生活,为绿色校园建设提供助力。

      凝聚力量,夯实生态保护队伍

      在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期间,共青团青海省委、青海省生态环境厅、青海省青年联合会、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等多部门开展一系列环境日系列主题宣讲活动。

      主题宣讲从不同角度讲述青藏高原的生态实践、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青年参与生态志愿服务的途径等内容,使青年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

      据介绍,共青团青海省委结合青海省委省政府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工作目标,通过专家讲座、共青团大讲堂、青联大讲堂、青春故事分享会、微团课、微队课等途径宣讲席大大生态文明思想。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宣讲报告会98场,覆盖青年20万余人次,凝聚了广大青春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关乎人类代际持续安全繁荣发展。而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改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需要在青海全社会号召更多的人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更多的青年成为生态文明的宣传者、行动者和受益者,三江之源青海才能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同时,无论是水土流失的治理、退耕还林、复垦复耕、矿山治理都是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都需要青年党员干部参与其中,持续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落实。

      来自青海社会各行各业的参与群体不断增加,从省级机关、环湖乡镇、各大企业到徒步爱好者、环湖群众、高校学生等群体,社会各界参与生态保护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涨,生态保护的氛围愈加浓厚,青年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壮大。

      如何有效凝聚青年志愿队伍的力量?青海持续完善和发展青年志愿服务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机制和载体。共青团青海省委及时印发五级生态文明青年志愿者队伍组建方案,明确全省志愿服务工作组织架构、经验推广、机制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加强队伍建设。

      “我们积极建立省、州、县、乡(镇)、村(社区)五级生态文明青年志愿者队伍,对志愿者服务队伍和志愿者全面推行实名注册制度,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交流培训、考核评价、典型选树等进行线上管理。”共青团青海省委志愿者指导中心刘静介绍说。

      同时,共青团青海省委联合青海省林草局、省教育厅印发《国家公园示范省自然教育基地认定指南》,明确了全省青少年自然教育基地申报条件、基本要求和认定标准,在全省范围内认定31个国家公园示范省自然教育基地,组织青少年前往自然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绿色实践,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水河湿地公园,一场春雪过后,天空清澈,沿河骑行的青少年多了起来。多年来,青海持续倡导青少年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骑车或步行,主动参与并带动家长参与生态环保公益活动。

      “全社会共同参与,将各类环保口号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是青年环保志愿者共同的心愿。青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争当‘河小青’活动,发挥“河小青”参与环境社会监督作用,以区域内的水质监测、河流垃圾清理、文明劝导、污染监督等为重点,开展“‘河’我一起 保护母亲河”“保护三江源,共筑生态屏障”等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活动200余场次,全省共计116支团队、5703名志愿者参与,捡拾清理垃圾共21.5吨,并形成案例入选了全国河流守望者百佳案例。

      目前,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被推荐为试点,参加全国低碳驿站试点活动,通过开展低碳打卡、旧电器兑换、旧衣服回收及“生物多样性”、“碳达峰、碳中和”课程学习等方式,培养青少年低碳意识,1000余名学生参与,以实际行动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近年来,共青团青海省委争取各类项目,累计筹资130余万元,重点建设和支持了一批保护母亲河行动青年林、生态草原项目。从2021年起累计在三江源头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投资100万元,建立“保护母亲河行动”青年草场2个;在海晏县投资30万元,建立“保护母亲河行动”青年林1个;累计投资1000万余元,持续打造团省委北山“青少年自然教育基地”;全省各级团组织实施“保护母亲河行动”青年林建设植树活动315场、种植各种各类树苗30万株……各类绿色实践,让生态文明理念落在实处。

      青年参与生态文明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共青团青海省委围绕减排、减塑、资源节约等领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逐年增多;以绿色、科技、环保为主题开展的“青年岗位能手”“青年文明号”职业技能竞赛也得到越来越多青年的支持;结合“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青海高校的设计类专业900余名优秀学生深入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开展微设计、微改造、微整治等“青春设计师”培养计划,积极参与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青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受益者,也应当成为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我们将生态文明种子播撒进广大青少年心田,积极搭建青少年参与生态建设的载体、场景、平台,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建设好大美青海,守护好地球第三极。”董玉毅说。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3月2日第10版)

    【人民日报】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春力量(新气象 新作为).pdf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