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书写科技创新答卷的青海篇章
——写在202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之际
通讯员 张 蕴
世界首条清洁能源大通道的建设,让丝丝“绿电”从青海送到中原;
万吨级干喷湿纺关键工艺技术,摆脱了国外对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卡脖子”;
畜间包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推广,令青海涉藏地区百姓“虫癌”患病率从0.63%下降到0.18%……
褒奖学者、鼓励创新。2023年11月30日,青海科学技术领域迎来一年一度最高荣誉盛会——202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40项涉及青海生态文明、民生改善、产业“四地”建设等领域一系列关键技术成果进入青海科技创新“群英榜”,激励着高原科技人员更好投身创新发展实践,成为撬动青海“十四五”时期创新发展的有力杠杆。
站在高原 科学家勇攀创新高峰
科技创新,关键在人。而科研人钻研不辍的原动力,一定是对其领域近乎偏执的热爱。
“我喜欢青海的山水人文,更热爱我所从事的藏医药科研事业。”三十二年间,从高山密林到草原雪山、从锦瑟年华到华发初生,中国科学院球盟会官网入口副所长、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魏立新,用脚步丈量青海物华天宝的藏药资源,让科技成果真正造福于民。
针对藏药行业存在的三大难题:矿物药重金属安全性遭受质疑的焦点问题、藏药质量控制与标准提升的重点问题、藏药传统炮制工艺阐释的难点问题,魏立新创新研究思路,攻关共性关键技术,创建中藏药重金属安全性评价新模式,改变国内外以元素含量评价一切的重金属安全性评价片面模式,使藏药安全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促进藏药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荣获2022年度青海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的魏立新,立足创新,恰如其名。站在青海省科学技术最高颁奖台上,魏立新代表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无数高原科研人员,他们用热爱深耕科技、用坚持推动创新。
“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并给予大力支持,对取得的阶段性科研成果都给予巨大鼓励与激励,全社会给予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的良好氛围和坚强保障,令我倍感鼓舞!”提及获奖感言,魏立新感慨万千。
青海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工作,严格按照《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进行形式审查、网络初评、行业专家复评和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审,经省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授予魏立新同志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创新发明奖授奖项目1项,三等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35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7项。
“40项获奖项目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涵盖我省生态、特色农牧业、电力、石油、信息、化工、医药卫生等行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测算,近三年带动新增利润69.48亿元,充分体现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青海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永祥表示。
围绕产业“四地”建设 创新澎湃有力
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围绕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我省特色产业创新链格局重构带来重大机遇。如今,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第一动力。
目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中有机碳储量是多少、主要驱动因子及其机制如何?未来气候变化和放牧背景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是否由碳汇变为碳源?其关键过程和机制如何?为回答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球盟会官网入口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取得重要发现。
“任重道远,吾辈唯有奋进,别无选择!今后,我们将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席大大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潜心钻研、再接再厉、开拓创新,聚焦气候变化背景下青海省草地资源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为青海省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气候变化和放牧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获2022年度青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喜讯传来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汪诗平及团队成员不禁感叹。
高原低氧环境已成为严重威胁高原地区中老年人群脑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何种低氧环境影响认知功能减退并促使加速阿尔兹海默症发病及发展?如何在重要“窗口期”进行早期干预?2022年度青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高原慢性低氧诱导认知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的研究”25年专注高原脑研究,取得多项科学发现。
不乏于此,畜间包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推广、牦牛提质增效营养平衡饲养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青稞健康功效机制及活性保持关键加工技术与应用等多个涉及民生健康领域的科学技术项目获奖。
攻克核心技术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谁在创新中取胜,谁就赢得未来。
曾几何时,“高精尖”“关键技术”似乎与经济落后的青海省毫不相及,翻开2022年度青海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奖名单,一项项“硬实力”颠覆了这一普遍认知。
青海电力资源以水电为主、缺煤少气,常规电源天花板已经显现,但新能源资源丰富,开发外送潜力巨大。资源禀赋决定青海电力外送必须突破传统以平稳水、火电为主导模式,加快向以新能源为主导的外送模式转变。青豫直流是全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的标杆重大工程,也是世界首条新能源高占比全清洁能源外送工程。
202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水—风—光—热—储一体化特高压直流外送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突破直流电力电量平衡困难、快速响应能力不足、电网安全稳定风险突出三大技术瓶颈,形成特高压直流平稳外送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实现了水—风—光—热—储一体化特高压直流外送关键技术突破及工程应用。
碳纤维是发展国防军工与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国外长期实行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但国内高性能碳纤维技术水平一直停留在千吨级规模,未有企业突破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系统技术。针对国外封锁、国内碳纤维规模化水平跟不上需求的现状,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开展了万吨级干喷湿纺关键工艺技术、关键生产装备及生产系统集成技术等创新研究。
这项一等奖项目,不断探索和攻克万吨级碳纤维核心技术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国家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五年前,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五年后的今年,全球海拔最高、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基地在西宁市顺利建成,这是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的根本性升级和跨越,是对席大大总书记殷殷嘱托所作出的“创新答卷”。
翻开“十四五”青海科技创新篇章,青海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着力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增强创新源头供给、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扩大科技对外合作交流、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建设青藏高原科技创新高地,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科学界永葆创新的动员令,更是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断努力、砥砺创新的嘉奖令。继往圣,开来学,而大有功于斯世也。青海科技工作者将在建设创新型省份征程上,再出发!
来源:《青海日报》2023年11月30日(第一版)